迁都20年!哈萨克斯坦缘何“舍弃”阿拉木图选择阿斯塔纳?
丝路新观察1月29日电 1994年7月,在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倡议下,哈最高苏维埃通过迁都决议,并成立迁都委员会。
1997年12月,哈萨克斯坦中北部城市阿克莫拉(哈语意为“白色坟墓”,原名切利诺格勒,1991年哈独立以后恢复其旧称阿克莫拉)正式取代阿拉木图,成为首都。
1998年5月,纳扎尔巴耶夫签署命令,宣布将新首都阿克莫拉更名为阿斯塔纳(哈语意为“首都”)。
图片源自网络
至2018年,哈萨克斯坦迁都整整20年。原来人口仅有12万的阿斯塔纳,如今已成为中亚腹地乃至亚欧大陆中央的一座核心城市,人口愈百万,可谓沧海桑田。如今的阿斯塔纳已取代阿拉木图,成为哈萨克斯坦的政治、经济、金融和文化中心,总统府、内阁、议会、智库、央行等核心机构均落户此地。这座由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(1934-2007)规划的全新城市,展现了卓越的时代感和设计感。而2017年阿斯塔纳世博会的举办,更使这座城市具备了全球化交流平台的特质。
然而,迁都于一个国家而言,毕竟兹事体大。尤其是对于立国刚6年(1997年)的哈萨克斯坦来说,无疑蕴含着极大的风险和变数。回眸当初,纳扎尔巴耶夫何以力排众议,甚至背着违宪的骂名,毅然将首都从气候温暖、景致醉人的“苹果之城”阿拉木图迁往苦寒之地阿斯塔纳?要知道,当地靠近西伯利亚,冬季气温低于零下40摄氏度,定为首都的话会是全球第二冷的首都(最冷的是蒙古首都乌兰巴托)。
这是一个需要从政治、经济、国家安全和民族政策等多个维度予以考察的问题。
何以“舍弃”阿拉木图?
在苏联解体之前,她是中亚地区的工业基地、金融中心、交通枢纽和教育重镇。自1929年到1991年,阿拉木图是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首府,而在1991年到1997年之间,则延续作为哈萨克斯坦的首都。由于外阿赖山(中国称外伊犁山)众多山溪的灌溉,阿拉木图地区土地肥沃,除了生产谷物外,大部分区域已开辟为果园,城市南郊更是漫山遍野植满苹果。由此,阿拉木图赢得了“苹果之城”的美誉。
丰衍膏腴之地,何以遭舍弃?从一般城市社会学的角度考察,作为首都,阿拉木图有着天然的短板。
图片源自网络
首先,地理格局逼仄,土地资源有限。哈萨克斯坦立国之初,阿拉木图承担着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的多重功能,资源聚集,人口稠密,需要新建许多公共建筑,城市面积必须大幅扩展。然而阿拉木图位于阿拉套山北麓,东西南三面环山,仅在北面敞开有少许平原,这使得她很难提供更多的土地资源,城市空间无法有效开拓,也不可能新建众多卫星城。
其次,大气环流不畅,生态环境不佳。阿拉木图绿化率超过70%,堪称中亚之最。环境质量却不容乐观,空气污染相当严重。造成这种强烈反差的原因,是三面环山地形所导致的大气环流不畅。哈萨克斯坦建国之初,阿拉木图市内大约有15万辆汽车,数量并不比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多,但阿拉木图的尾气污染程度却远甚于塔什干。这是因为塔什干位处平原,地形开阔,污浊之气易消散,而阿拉木图没有这个条件。而当冬季来临,北风又被阿拉套山阻挡,汽车尾气凝集,经再次沉降形成二次污染。最严重时,阿拉木图机场都被迫关闭。
再次,地震的影响不容忽视。阿拉木图位于北天山地震带,属于地壳垂直差异运动很强烈的地带,发生大地震的概率很高。1812年至1911年,阿拉木图地区仅里氏7.7级以上强震就发生过至少4次。1911年1月3日,阿拉木图附近克宾河谷里氏8.4级的强震,几乎彻底摧毁了整座城市,唯一在大地震中留下的建筑物是一座东正教教堂。近年来,阿拉木图虽没有发生8级以上的强震,但5级左右的小震不断,这“另一只靴子”给阿拉木图和哈萨克斯坦造成了巨大的心理阴影。
除上述三点之外,阿拉木图遭弃,也与她在哈萨克斯坦版图中所处的位置有很大关系。阿拉木图位于哈萨克斯坦东南部,距哈吉(吉尔吉斯斯坦)边境仅二十公里,与中亚“火药桶”费尔干纳盆地的距离也在一日车程之内,属“三股势力”的波及范围。明成祖朱棣(1360-1424,其中1402至1424年在位)1421年迁都北京,遂有“天子守国门”之说,但那是防范北疆蒙元游牧部落明面上的侵扰。而“三股势力”对阿拉木图地区的渗透属暗流涌动,此处的“天子”无门可守,反而是“危墙之下”,极易沦为靶子。
作为首都的阿拉木图,却偏居哈萨克斯坦东南一隅。站在国家安全高度,这是一个致命的不利因素。另一个或许是更重要的不利因素,与哈萨克斯坦独立之初的民族构成有关。纳扎尔巴耶夫曾说:“哈萨克斯坦的一个特点是,它的主体居民虽是一个最大的民族集团,但却是不占国家人口绝对多数。”
建国之初,哈萨克斯坦两大民族哈萨克族与俄罗斯族人口大致持平。据1989年7月苏联最后一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,在当时的哈萨克苏维埃共和国,第一大民族哈萨克族有654万人,占全国总人口比例39.7%;第二大民族俄罗斯族有622万人,占全国总人口比例37.8%。
不过,在巴尔喀什湖以北,尤其是与俄罗斯接壤的三个州——巴甫洛达尔州、北哈州和科斯塔奈州,俄罗斯族人口却占多数。北部俄罗斯族聚居区的向心力和归属感,成为摆在哈萨克斯坦政府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。可首都阿拉木图却处于遥远的东南边陲,与北方三州的首府巴甫洛达尔、克孜勒扎尔和科斯塔奈的距离分别是990公里、1400公里和1500公里,鞭长莫及。
独立伊始,人心未定,政治中心不能辐射全国,所引发的系统性风险将动摇国基。于是,首都北迁便成为一个意料之外、情理之中的抉择。
为何选择阿克莫拉(阿斯塔纳)?
阿斯塔纳冬季极度寒冷,但具备让人难以抗拒的区位优势。图为当地时间2018年1月1日,阿斯塔纳民众在享受冰雪乐趣,庆祝新年。
迁都是既定方针,迁往何处,则是一个路径选择的问题。
1994年,迁都决议获哈萨克斯坦最高苏维埃通过后,迁都委员会拟定了新首都应该满足的三十二项指标,其中主要的几项是:社会经济状况、气候、地貌、地震风险、生态环境、工程和交通基础设施及通讯的现状和发展前景、建筑情况和人力资源等。
按照上述指标,符合新都条件的有四个备选城市,分别是卡拉干达州的乌勒套市和首府卡拉干达市、阿克纠宾斯克州(1999年改称“阿克托别州”)首府阿克托别市和阿克莫拉州首府阿克莫拉市。
前三座城市,各有优势,亦各有严重不足。乌勒套市是哈萨克斯坦的地理中心,历史上哈萨克族各部族曾从四面八方汇聚于此。定都于此,对于“凝聚哈萨克民族”具有无可替代的象征意义。然而,乌勒套市远离水源,工业发展滞后,基础设施薄弱,城市规模也难堪其用。
卡拉干达市是哈萨克斯坦的重工业基地,基础设施比较发达。但是,卡拉干达市土地沉降严重,生态恶化,宜居程度较低。阿克托别市是石油重镇,城市各个方面发展均衡,且位于乌拉尔河支流伊列克河左岸。不过,阿克托别市位于国家的西北部,定都于此,面临与阿拉木图同样的问题:难以统筹全国。
相形之下,阿克莫拉市虽然冬季极度寒冷,可她所具备的区位优势却让人难以抗拒。就地理位置而言,阿克莫拉市位于哈萨克斯坦的中北部地区,虽非绝对地理中心,却与各州首府的距离都不远。从地图上看,阿克莫拉市所在的同名州,恰好被北方三州——巴甫洛达尔州、北哈萨克斯坦州和科斯塔奈州,从东、北、西三个方向环抱,与三州州府的距离更在500公里以内。就地貌和生态环境来看,阿克莫拉市处于半沙漠草原地带,视野极为开阔。伊希姆河穿城而过,水资源充沛。阿克莫拉土地资源丰富,拥有大规模建设所必须的空间资源。
就基础设施而论,阿克莫拉市原本就是哈中北部的交通枢纽,且市政建设合理完备,城市翻新的成本在可控范围内,也不会挤占过多的发展资金。此外,阿克莫拉市历史上没有大地震的记录,悬在阿拉木图头顶上的那柄“达摩克利斯之剑”不存在。
因此,定都阿克莫拉,便成综合考量和评判之后的必然之选。
图片源自网络
迁都之前,阿克莫拉市人口12万,其中俄罗斯族约8.4万。迁都之后,随着哈萨克斯坦中央机构的北移,大批哈萨克族居民也随之北上,完成了对这座以俄罗斯族为主体城市的“哈萨克化”兑水。目前,阿斯塔纳市人口愈百万,净增加的90万人口绝大多数为哈萨克族。
他们明显改变了哈萨克斯坦北部地区的民族构成,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亚的地缘政治格局。据1999年哈萨克斯坦第一次人口普查资料,巴甫洛达尔州、北哈州和科斯塔奈州的哈萨克族人口占比分别为38.7%、29.6%和30.9%。而十年后的全国第二次人口普查,三个州的哈萨克族居民占比已经分别上涨到46%、34%和36%,且仍有不断上升的趋势。
北部地区民族构成的改变,也是整个哈萨克斯坦人口状况“哈萨克化”的折射。根据哈萨克斯坦国家统计署公布的数据,截至2013年1月,哈萨克斯坦1700万人口中,哈萨克族占64.6%,俄罗斯族占22.3%。两个民族在哈萨克斯坦总人口中的占比,从立国之初的基本持平,变为哈萨克族近三倍于俄罗斯族。
显然,哈萨克斯坦迁都20年后,人口状况“哈萨克化”的另一面是“去俄罗斯化”。(来源:澎湃新闻)
@哈国新观察 连接中亚 传播信息 交流文化
丝路新观察网站:www.siluxgc.com
责编|汪金生 编辑|宋欣